|
您可以登陆查看更多高清作品图片内容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x
时间:2013年10月30日至2013年11月30日 地点:深圳博物馆(历史民俗馆)二楼专题展厅
2013年10月30日上午,“扇舞清风—湖州市博物馆馆藏扇面精品展” 在深圳博物馆开幕。此次展览遴选湖州博物馆馆藏扇面书画精品119幅,汇集了明清至近代书画名家的经典代表作。如明代“吴门四家”之一文徵明、清代花鸟大家恽寿平,清早中期的王熙、高简、杨宾、查嗣琏、陈兆仑、丁观鹏、梁同书、潘恭寿等,近代“海上画派”等诸多名家的作品,其风格独特、个性鲜明,或花鸟虫鱼,或山水仕女,或人物故事,题材多样,展现了扇面书画的不朽魅力。
此次展览是深圳博物馆与湖州市博物馆的又一次成功合作,旨在将中国传统扇面书画艺术传承发扬,希望得到更多观众的关注、喜爱和欣赏。
扇,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。《说文解字》曰:“扇,扉也。”古人造字,从门扇之性状,联想到扇子的摇动,故扇的偏旁为“户”;又因摇动扇面,似鸟飞翔而鼓羽生风,于是在“户”字下加一“羽”字,以明其理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扇子从地位和权力的象征转变成为纳凉祛暑的工具,且扇子种类之多,样式之繁,制作技艺之高,堪称世界第一。
扇子在我国有非常古老的历史。从考古资料方面推测,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,如古籍中提到过“舜作五明扇”,但有关图像和实物的发现却较晚。目前所见较早的扇子形象是东周、战国铜器上刻画的两件长柄大扇,以及江陵天星观楚墓出土的木柄羽扇残件。从使用方面看,由奴隶仆从执掌,为主人障风蔽日,象征权威的成分多于实际应用。
战国晚期到两汉,一种半规型“便面”成为扇子的主流。其中以江陵马山楚墓出土、朱黑两色漆篾编成的最为精美。便面一律用细竹篾制成,上至帝王神仙,下及平民奴仆,无例外地都使用它。
魏晋南北朝时期,“麈尾”、“麈尾扇”、“羽扇”及“比翼扇”相继出现。“羽扇”前期本由鸟类半翅制成,后来用八羽、十羽并列,且加了长木柄。“麈”是领队的大鹿,魏晋以来尚清谈,手执麈尾有“领袖群伦”含意。“麈尾扇”传由梁简文帝萧纲创始,近于麈尾的简化,固定式样似在纨扇上加鹿尾毛两小撮。“比翼扇”又出于麈尾扇,上端改成鸟羽,为帝子天神、仙真玉女升天下凡翅膀的象征。
隋唐时“麈尾”虽定型,但使用范围缩小。“纨扇”起而代之,广为流行。“纨扇”亦即“团扇”,主要以竹木为骨架,制成种种形状,并用薄质丝绸糊成;历来传说出于西汉成帝(前32~前7年)朝。南北朝时,纨扇扇面较大,唐代早期还多作腰圆形,近乎“麈尾”之转化。唐开元、天宝年以来才多“圆如满月”式样。纨扇深得闺阁喜爱,古代诗词中多有反映,如“团扇、团扇,美人并来遮面”,“银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”,“团扇复团扇,奉君清暑殿,秋风入庭树,从此不相见”。藉团扇刻画出少女种种情态或愁思,可见扇子的功能已大为扩展。
宋元时期纨扇尽管还占主要地位,且更多样化,但同时也出现另一新品种“折叠扇”,即折扇;一般认为是北宋初从日本、高丽传入的。南宋时生产已有相当规模。但扇面有画的传世实物连同图像反映、画录记载,两宋总计不到十件,元代更少。这种情况也许因当时多用山柿油涂于纸面做成“油纸扇”,不宣绘画,只供一般市民使用;或与当时风习有关,虽也有素纸“折叠扇”,但只充当执事仆从手中物,还不曾为文人雅士所赏玩,因而尚未成为书画家染翰挥毫的对象。元代山西永乐宫壁画,保留了大量元人生活情景,“折叠扇”仍只出现于小市民手中。
明代开始,折扇逐渐普遍流行,先起宫廷,后及社会。明永乐年间,成都所仿日本“倭扇”,年产约两万把。早期扇骨较少,后来才用细骨。扇面有加金箔者,特别精美的由皇帝赏给嫔妃或亲信大臣,较次的按节令分赐其他臣僚。近年各地明代藩王墓中均有贴金折扇及洒金折扇出土。浑金扇面还有用针拨画山石人物的,极似倭扇格式。也有加画龙、凤的,可能只限于帝后使用。至于骚人墨客等风雅之士,讲究扇面书画,使之更近于工艺品。当时的川蜀及苏州都是折扇的主要产地。折扇无疑已成为明代扇子的主流,其后清代、民国均有传承和发展,影响直至今日。
书画艺术是扇面最为常见的装饰手段,而扇面书画也逐渐成为书画艺术的一个独特门类。扇面画最早见载于唐代张彦远的《历代名画记》。宋代随着山水画和花鸟画的繁荣,扇面画的创作题材和艺术水准更加精良。明清两代是扇面画的鼎盛期,不仅作品数量多,而且风格流派异彩纷呈。从明代的林良、吕纪、“吴门四家”、董其昌,清代的“清初六家”、石涛、八大山人等,到近代的张熊、胡公寿、任伯年、吴昌硕等名家都有不少扇面书画精品传世。 |
|